本文作者:
武汉启慧教学督导 徐梦妮老师
记得早在1978年,当时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考察日本的钢铁、汽车和电器工厂后感慨地说:“我懂得了什么是现代化。”
40年后的今天,当我来到北京展望,在保定的教育示范基地学习后,我也终于明白了什么叫“社会性”教育。
从事特教行业尤其是给自闭症孩子进行康复,到现在已经有十年的时间了,随着时间的累积,我一直以为自己所掌握的方式方法实在是太多了,也愿意把这些专业知识和技能方式倾尽所能传授给身边的家长和老师,希望他们尽可能的多学多用,帮助孩子尽快成长。
这些方法中有ABA、有PRT,还有口肌训练、有感觉统合等等不一而足,其中不乏有非常专业到难以理解的知识,有时为了显示自己的专业能力,我甚至会出很多难题给家长或者老师,当时觉得题目越难越好、越绕越好,在我看来越高深莫测、越难以掌握的那才叫做真正的“profession”。
我自己也曾一度不断沉浸在这种高难度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认为已经把家长教会了,他们回去就能很好的运用这些方法来康复身患自闭症的孩子。
但是后来令我难以接受的事情出现了,那就是为什么很多我以为难以理解的知识,通过我在课堂上的讲授,家长或老师们确实已经掌握了,但是当他们在面对孩子时这些知识和方法却依然不能很好的运用呢?
在展望基地学习的这些日子里,通过李蕊老师的课程终于让我明白了问题所在:一名好的讲师一定是要把看上去复杂的课程内容运用最简单最真实的描述让每个人都能听明白,而不是把听课的人给难住了才能彰显授课教师的专业性。
衡量一名讲师是否“专业”也绝不是用你能说出多少术语,谈出多少方法,讲出多少道理来进行衡量,再简单的康复概念和操作方法,也要通过大量例子去说明,家长和老师才会从不同的事例中吸收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和内容,也才有可能做到“学以致用”。
做了十年的特教,接触了非常多家长,往往他们来机构的第一句话就是“孩子什么时候能上学?”“什么时候能走进社会?”“什么时候能够自己出去?”“怎样才能和人交流?”“如何做到独立生活?”等等等等……
他们的初心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像普通儿童那样拥有简单快乐的童年生活。可是为什么那么多的家长在学习康复方法和理论的道路上走着走着就遗忘了当初的目标?而把心思和目光都聚集在了缺乏明确目的性的桌面操作上?为什么回到家中也总是不自觉地支起小桌板“来,宝贝儿,看我,这是什么?真棒!奖励……”家长为什么会日复一日陷入到麻木训练的怪圈之中?社会性康复教育提倡的功能化需求,在机构训练中也同样依托于桌面教学,但是为什么有那么多家长喜欢把桌面教学看成康复训练的全部,最后变成了家长负责生活,孩子负责训练?孩子的生活哪儿去了?没有了社会化的生活,孩子的未来又在哪里呢?!
在展望,我看到了太多成功上学的孩子、走进社会融合的孩子。这些真真切切的成功案例让我震撼,除了理念和目标,社会性康复教育还有一点最根本的不同是教会了我们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进行康复训练。而不同的思维方式给我们带来的绝对是意想不到的康复结果。
自闭症孩子需要的到底是什么?通过学习我才明白了,他们需要的是康复和教育。
康复的内容想必大家都能描述的非常清楚,而教育的根本目的则是通过各种形式训练达到提升孩子自身功能和面对社会与他人时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这就需要家长和老师对孩子进行整体的人生规划,而不是家长或者老师会什么就给孩子教授什么,而要变成孩子面对未来生活和适应社会需要什么我们就要教给他什么!更不能是家长想教什么就给孩子教什么,从而盲目地把“随机教学”变成了“随意教学”!
在甄岳来老师的书中,她把社会性康复教育的方式概括成“在生活中训练,在训练中生活”,而李蕊老师更是极富情感的将其浓缩成一句话那就是“把康复放进日子里!”
咱们的生活难道不就是一个日子+一个日子构成的吗?
以前我从来不敢想象自闭症的孩子可以回归社会、可以正常工作、可以恋爱成家,甚至几乎可以接近于普通人一样在社会环境里去享受普普通通的生活。但是,如果我们的家长、我们的老师有社会性康复教育的理念和目标,孩子融入社会的日子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近的!
我特别希望能够通过在展望学习之后,自己也能做一个社会性教育的传播者和传承人。我坚信现在经历的一切和付出的所有,必将是以后的感激和感恩!
展望教育示范基地
报名电话:18518989402 官网: www.zwrb.org 地址:保定市西三环翰林学府
《李解自闭》
栏目热线:18511818402 栏目邮箱: 13501133606@139.com
北京市展望儿童关爱中心
报名热线:18510866402 联系电话:010-83631236 010-67566098 邮箱:1518180455@qq.com 官网:www.zwrb.org 地址:北京丰台区三环新城八号院七号楼甲1-28(展望智慧园) 邮编:100007
长按识别上方二维码
关注订阅号“展望教育示范基地”
长按识别上方二维码
关注服务号“北京展望”
|